金刚经常识网
标题

恩则孝养父母

来源:金刚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30:32
“孝”,中国古圣先贤非常重视。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什么是“孝”?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意谓儿女把父母顶戴在头上,这二个字结合起来就是“孝”。孝是一体,不但父子是一体,上一代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三字经》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其中教导学生“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

“孝”,中国古圣先贤非常重视。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什么是“孝”?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意谓儿女把父母顶戴在头上,这二个字结合起来就是“孝”。孝是一体,不但父子是一体,上一代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三字经》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其中教导学生“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说人生首先是孝敬父母,兄友弟恭;其次才是多见识天下之事,多闻古今之理,了解数量,懂得文理。可见,“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我从小跟祖父邓茂州读私塾学《三字经》、《弟子规》等,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凡是不敬师长、不讲信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无恶不作、干尽天理不容之事、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败家子、逆子;尤其是对父母忘恩负义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儒家对孝顺极为提倡,认为“万善孝为先”。据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太守时,因为开仓赈灾而被削职还乡。当地老百姓为这位清官十里相送,路边泣声不断。一位年轻人请他留句话给潍县人民以作纪念,郑板桥说出一句他久存于心的话:“请你们回去后把老人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吧!”把老人当成自己孩子对待,是对老人最高的礼遇,也是最孝顺了。常听一些老人说:“子女对父母能有对自己子女的百分之一就是孝顺了。”说的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关怀体贴,无微不至,但对父母,却恰恰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对父母不尽孝道, 而对自己的子女却溺爱有加,家庭的重点也是在孩子身上,较少考虑自己年迈的父母。更有的人甚至不顾父母年迈体衰,让父母拼命劳动和工作;有的人自己在城里过小康日子,却对在乡下的父母不管不问;还有的人为了私利,甚至和自己的父母对簿公堂……。俗话说,老了就小了。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得到子女的孝敬;老人因为年迈体衰,有的生活难以自理,希望能得到子女的照顾。老人的心理状态有时就像孩子,他们对精神的渴求往往大于对物质的希望,只要子女们常到身边看看,常让父母开心,能够让父母衣食温饱也就知足了,从这一点看,照顾老人要比照顾孩子简单得多。

现在我们提倡和谐社会,提倡人人要有“报恩意识”,而对老人和父母的报恩就是我们做人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作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爱、不孝敬、不负责,他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就更难以有爱心,难以负起责任,也就让人不可信任。

提倡孝顺,“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并不只儒家所独有,佛教也同样提倡,只是在具体的做法上有所不同。佛陀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专门谈有关孝顺的做法,此经属于佛教的孝经,是出家在家修行常念诵的经典。佛教戒律中不允许杀害父母的人来出家,认为杀害父母与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转法轮僧同为五逆重罪,速堕无间地狱。教中说报四恩包括父母恩。《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在经文中佛陀教导: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之一。《佛说盂兰盆经》亦称为佛教的孝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汉地寺院都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法会。《佛说盂兰盆经》阐述的是一种子女孝敬双亲的思想,因而被一向以孝为先的汉地文化所欣然接受。中国是个提倡孝道的国家,佛教也把孝养父母看成学佛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印光法师文钞·与丁福保居士书》中说:“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于孝弟忠信、礼仪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佑之哉!” 所以我们应当规规矩矩做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进一步地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都应尊重孝敬。

\

父母对子女的体贴关怀和深情厚爱,是真实无私的。思及母亲的含辛茹苦、父亲的风餐露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跟父母讨价还价,并且还说他们的不是呢?孝心无价,孝养父母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为人子女的应当常思双亲之恩,以尽犬马之劳来回报双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人如果不孝父母,禽兽不如。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有机会的时候,往往不肯珍惜;而当我们想珍惜的时候,却已经不再拥有机会!时间是残酷的,人生是短暂的,无论你我他,一切皆是无常,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就在当下。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碗热饭;也许,是一盆洗脚水;也许,是病床边的守候;也许,是往生前的通宵助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曰:“恩则孝养父母。”这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信息来源:摘自《净土》)

编辑:明蓝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最新文章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