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常识网
标题

口业之过(妙祥法师)5

来源:金刚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8 09:31:50
(下面的偈颂与上面的偈颂不属同一部经,互不相连)须知口祸债难偿,一语能招万世殃;智者三尊恭敬礼,痴人起慢毁资粮。 就是所有的一切阎浮提处,所有的众生处,毁坏一切佛塔庙,还有谤佛,毁谤菩提,其罪广大,非常多;若人杀害阿罗汉,其罪是无量无边际的;要有诽谤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毁坏经书,其罪获报多于彼。主要是这些东西(罪业),都来源于什么呢?就是口祸。你一旦造了口祸债难偿啊。 过去,因一语毁了全市人、全

(下面的偈颂与上面的偈颂不属同一部经,互不相连)

须知口祸债难偿,一语能招万世殃;

智者三尊恭敬礼,痴人起慢毁资粮。

就是所有的一切阎浮提处,所有的众生处,毁坏一切佛塔庙,还有谤佛,毁谤菩提,其罪广大,非常多;若人杀害阿罗汉,其罪是无量无边际的;要有诽谤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毁坏经书,其罪获报多于彼。主要是这些东西(罪业),都来源于什么呢?就是口祸。你一旦造了口祸债难偿啊。

过去,因一语毁了全市人、全家人的事太多了。而且有的人,特别是当官的。如果这个心要不正,一句话就把人送到死刑上去了。有的人一句话能救万民。你看过去很多的慈悲官,一旦发现了有需要救灾等事情,如果他一发慈悲心,“哎,确实应该帮帮,这头太困难了。”一句话就能救了万民。而有的人不是这样,一句话就坑了很多人,“哎,这个地方老百姓,全是刁民!”完了!把这一方就给害了。

还有的人呢,没有这么大权利。在邻居中好说闲话:“这女人哪,她不正经。”说那女人不正经,“老和那对门眉来眼去。”你也不知道,也没看着。或是就你见着了,是真有假有,都两说着。你说完了,女的为了一时的过失,最后弄一个自杀,活不下去了,或是别人再杀她,或者她杀别人。这一家跟着背个黑锅。最后弄得整个的两家都毁掉,连亲戚朋友都得乱,造成大祸。所以说一句话就毁了多少人的事情,太多太多。

所以说,“一语能招万世殃”。晁错为什么他被腰斩于市呢?就因为袁盎说了一句话。虽然晁错有点过失也好,或是什么的,但是终归由于袁盎一句话而被斩的。被斩了以后,他谁也不恨,就恨袁盎,跟着他十世,就要报仇。(编者注:此事缘详见后附录三)

所以说,口业、口祸债难偿啊。而我们天天说,你想一想,我们得造多少口业?说三说四那是最危险的事情。所以说千万要谨慎,千万不要说。如果一人口业少,而不说别人的过失,这个人处处受到尊重,大家都放心。而且大家都愿意亲近他,他不危险。而好说口业的,虽然你有各种的本领,大家也要远离你。因为什么呢?谁有那点毛病一旦叫你抓住了,你给到处说,真受不了。何况有的人即使没有,他都想说呢,更得远离了,看见他都把脸挡起来走。为什么挡起来走呢?怕他发现你。他给你一使眼神,一做故事,最后说不定把你坑到哪去了,卖了你都不知道,所以说要非常小心。

“智者三尊恭敬礼,”要礼佛、法、僧,要恭敬佛法僧,这是作为智者常应该做的。要尊重自己的身口意。“痴人起慢毁资粮”,你如果产生各种的慢心,以后会毁掉你所有的资粮。你想修道,没因缘;你想出家,不成;你想找正法的地方,不允许;你想成佛,那就更不行了;你想去打坐,你想闭关哪,你想去行道啊,住小茅蓬,一概不允许。只好怎么办?流落在世间上造业,你走哪都不通。因为什么?你没有资粮,不给你开那个通行证。

\

从前,释迦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大哥罗比丘,长期住在墓地,烧尸、弃死人之处,修诸苦行。他以裹死人的布为衣,又以人家祭飨亡灵的五团物为食。因此,有人出葬,他才能获得一点祭品充饥。否则,他就饥饿得身体羸瘦,四肢无力。

一位叫大哥罗的比丘就是住在那个坟地上,在墓地里,修各种的苦行。有吃的他就吃,没有吃的他就忍受着;穿衣服,有死人的衣服,他就穿。他修诸行无常。

有一天,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逝世。亲族们为他严饰丧礼,然后送到弃尸林火化,他妻子及其女儿在旁边啼哭。是时大哥罗比丘在看烧死尸。婆罗门女看见比丘之后,禀白她的母亲说:“妈妈!今此圣者大哥罗,好像瞎眼的乌鸦,守尸而住。”当时有人把这话告诉比丘。诸比丘就把婆罗门女说的话禀白世尊。佛陀告诉诸比丘说:“那个婆罗门女作粗恶言,共相轻毁我出家弟子,造此口业自为损害。缘斯恶业,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

有一天,大哥罗比丘在看烧死尸。婆罗门女就说了轻毁的话,其实是自己损害自己。文中的圣者,印度人称呼出家人为圣者。

五百生中,这个五百生和五百世,它有所不同。这个五百生就是从出生到死,生一世叫一生,是五百生。如果说是五百世,有的算法不一样,这个世有三十年为一世,有说一生为三世,它这还较少。这个生可实在了,五百生就是瞎乌,佛陀就已经把她的因果给说明了。

此时远近人民都在互相传闻,说:“世尊记彼婆罗门女,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

大家就传开了,说佛说了,这个女的常为瞎乌。你想佛陀说的话,那每句话都是非常地重要。所以附近的人民,知道了佛所说婆罗门女的因果以后,都互相传说,互相教育。

其母听到此语后说:“佛记我女五百生内常为瞎乌,何苦之甚!”

她母亲听说了此语,想她女儿五百生常为瞎乌,吓坏了,说太苦了,太苦了!她知道佛是不妄语者,佛一旦说了的话,那是跑也跑不掉的。

于是即带其女来到佛陀座前,恳求佛陀说:“世尊,唯愿慈悲宽恕此小女无知,她非毒害心辄出此言,敬请世尊容舍她吧!”

就是来找佛了,愿佛慈悲宽恕这小女无知,她并不是毒害心说的话,请佛世尊,可别记她五百世为乌鸦,她吓坏了。

佛陀告诉婆罗门妇说:“我怎么会恶咒她受苦?由此女子轻心粗语,造此口业而堕于旁生中,好在她不是恶意,才堕此旁生中,否则当堕地狱。”

佛说,我是佛陀,我怎么会诅咒哪个人,叫哪个人受苦呢?或是故意说她受苦呢?是不可能的。由于此女子是有轻慢心,说粗话,就堕落畜生道去了。“旁生”就是畜生道。若恶意就当下地狱,你想一想?

女人听后即便离去。事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

婆罗门女心无恶意,只说大哥罗比丘“犹如瞎乌”这句话,即便五百生,堕在旁生中生为盲乌鸦。如今有人以嗔恨心骂辱比丘僧众,其人造此口业,不知会受什么恶报?

你想一想,有的人,就随便说比丘的事儿,就五百生中,将要受这果报。何况随便地去说僧人的过失,或僧团的过失,将来就这么大的果报。没办法,这并不是佛给她记载,佛只不过把这个事实给她讲出来。虽然她不是恶意说的,但起心动念就是罪呀,我们只是不知道,实际上我们每句话,不是造业,就是积功德。如果你称赞一个人,赞成一个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隐恶扬善,这功德马上就有;如果你去造口业,包括他确实有那个事情,而且你即使不是以恶心说,都造业,何况恶心说了。就是不恶心说,马上天地就起变化。就是别人不正确的思惟,你再去给思惟一遍,甚至都堕地狱去了,而且天地都变了。

只不过我们没有悟道,观察不到造口业后,天地所起的变化,永远不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以为这些没有问题。我们逞一时的心快,造无边的业。人活着不容易,我们之所以没有修行好,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嘴造了无边的业。第一大漏洞就是嘴,上嘴皮下嘴皮这一合,就漏出去了,就这么简单。身三口四,你身业还能差一些,还得有一定活动区域。这个口就不行了,上嘴皮下嘴皮这一动,就不知道跑哪去了,一会儿地狱,一会儿天堂,就这么造业。

《辩意长者子经》佛陀以偈颂告诉长者子说:

欺诈迷惑众 常无有至诚

心口所作行 令身受罪深

若生地狱中 铁钩钩舌出

烊铜灌其口 昼夜不懈休

若当生为人 口气常腥臭

人见便不喜 无有和悦欢

常遇县官事 为人所讥论

遭逢众厄难 心意初不安

死还入地狱 出则为畜生

辗转五道中 不脱众苦难

这佛讲了,如果用各种的话,各种的口业去欺骗众生,迷惑众生,没有至诚心。“常无有至诚”,没有至诚,全是撒谎啊,或是骗人的这种心。他不会有至诚心的,因为他都是欺骗众生,特别给人讲法时,尽讲一些口业的事情,把众生引向了邪道。

“心口所作行,令身受罪深”,你口说了以后,以为就完事了?而整个身体都跟着受报。有时候 “若生地狱中”,在地狱中有铁钩把舌头钩出来,给切断,切断了又长出舌。再钩出来切断,就没完没了地钩,没完没了地断。

“烊铜灌其口”,再就用烊铜,把铜水熬得沸滚,往口里灌,往口里烫。

“昼夜不懈休”,并不是说灌一回就了了,灌完了一回再灌,没完没了地烫,非常疼,疼得都死去活来。死了以后再活,活了再让你死。就这么样在地狱没完没了地受苦。

若这个罪满了以后,“若当生为人”,生为人以后,“口气常腥臭”,嘴里老吐臭气。你看老造口业的那个人,那个嘴臭啊。不用说他的嘴臭不臭,平时走到他跟前,就觉得这个人危险。那嘴就像吐白沫似的,那嘴嚼得啊,就像那个厕所似的,看着就恶心。那上下嘴什么玩意儿呢?就是粪缸,非常臭,你得远离他。而且非常毒,那里就像毒药似的,不注意说不定马上就被他害了。最毒的毒药都能从他嘴里拿出来,所以说要远离这种人。

“口气常腥臭,人见便不喜”,谁见谁都不欢喜。

“无有和悦欢”,他来了你没有欢乐,只有悲伤苦恼忧闷。他到哪去了,就像大仙一样胡说八道,“你们家有灾难哪!你要不躲呀,这两年就有灾难,大灾难。他给一通胡说八道,弄得人家胆战心惊地过两年。”到处舍财,想破解灾难。别人再给怎么看,怎么说没有灾难,也不相信。他的话说出就已经造业了,给人家吓得东跑西颠,躲这个灾,这边躲,那边藏的。所以说造此口业,让人没有欢乐,叫人生恐惧。

“常遇县官事”,就是说常打官司。造口业的人,只要是有点事,人家第一个怀疑他,说不说也得怀疑他。那派出所、公安局,常常地提防他,常常调查他。谁家一有事,街道办事处一开会就得想着他,说这个事谁传出来的?这从哪来的这个事啊?肯定是他们家,就那个长舌妇,或者那个人最爱传瞎话了,弄不好就是她造谣。别人第一个念头就怀疑他(她),所以说,没事就把他(她)招呼过来,得问一问。哪有事都得找他(她)来,都得怀疑他(她),所以说常遇县官事。

“为人所讥论”,大家常议论他,他人走过去了,大家吐唾沫,说这人就得远离。要不吐口唾沫,觉得这个口就好像被他污染了似的,赶紧把这个臭气吐出去吧,可别带回家去,带回家觉得太窝囊了。所以在背后吐口气,把它吐出去,不让它进入这个脑子里去,就恨到这个程度。

“遭逢众厄难”,经常遇到灾难。有点什么事,他们家就先摊上了。不是儿女傻呀,就是儿女疯。再不自己家有点什么事,公安局找上他们家去了,尽出不好的事情。他尽给别人带来苦难,所以他也要受苦难报。

“心意初不安”,他的心老是没有安宁的时候。想睡个安宁觉,没有这个时候。没有坦坦荡荡地把门打开,睡个安稳觉的时候。什么时候都把门插得死死的,生怕别人害他。因为他老想害别人,就连个蜜蜂都想害他,连蚊子都想喝他的血。

“死还入地狱”,死了以后哪里去呢?下地狱。“出则为畜生”,出来以后就当畜生了,偿还人债,受人讥嫌、鞭打,属于这一类下贱的畜生。

“辗转五道中”,在六道里轮回,“不脱众苦难”,永远在受苦,没完没了。

又说:人心是毒根,口为祸之门,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妙法圣念处经》卷二,佛陀告诉诸比丘说:宁持利刃,断于舌根,不以此舌说染欲事。(中略)

“染欲事”,这个染欲事,包括很多有心或无心的,都不允许说。所以说,咱修道了,那关于女人的事别提,别提那个事。不能去说女人的事,说女人的事都有污染,连提都不提了。就是实在没办法,需要说的时候,还得怎样呢?只能说她的不好,得提女人的丑态,用这些方法来克服我们的邪念。所以说话时,对染欲的事情一定要注意。包括能使你产生欲望的,什么欲望?淫欲心、色欲、钱欲、食欲等等。这些东西,这些欲望的事情都不要提。你提了以后都会造口业的,心念口言,身受其殃。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愚迷诸有情,贪财行虚诳,地狱业所牵,焚烧受诸苦。

亦如诸毒药,自饮还自害,造业亦复然,似影恒随逐。

又如出火木,生火能自害,苦果随恶因,自作应自受。

\

这是佛给说偈了,“愚迷诸有情”,就是愚痴的诸众生,有情众生。“贪财行虚诳”,为了财,而起贪心。特别有些人为了财产,造了无边的业。如叫人家烧纸啊,干各种的不如法的事。有的人就是胡说八道,用迷信代替了佛法,甚至把僧人也牵涉进去了,把寺院也牵涉进去。

头些日子不遇上个人吗,有人问:“你来干什么?”他说:“有人(编者注:指“大仙”,一种以迷信行为骗取钱财的巫医神汉,在东北地区称之为“大仙”。)告诉我了,我们家有什么什么灾难,需要给佛几尺黄布啊,放在佛堂上,还要在寺庙里认个师父。”问认完师父做什么呢?后来他说实话了,大仙告诉他把布送给佛,在寺庙里认个师父,最后把钱给大仙送去,就完事了,消灾免难了。

所以说,你想一想,现在有些人就是“贪财行虚诳”,拿着众生的钱财,而利用佛法僧来为他发财,欺骗众生。所以说,他就造了地狱的业,将来就要“焚烧受诸苦”。

虽然他想了各种的办法发财,骗取钱财,就等于人制毒药一样,“自饮还自害”,你自己喝,最后害谁?你得自作自受去。

“造业亦复然”,你造的业就是这样。“似影恒随逐”,你有这个身体,就有个影子,你走到哪也跑不掉,你变什么招也不好使,影子还要随着你。你说我托人帮忙,我跑到哪个里边去,跑不掉的。造这个罪业,欺骗众生,骗取钱财,你跑不掉。你上天也不行,入地也不行,入海里也不行,哪也不行,必须得偿还果报。

“又如出火木,生火能自害”,木头是能生火不假,等火着起来,把木头也烧完了。人欺骗众生,骗取钱财亦如同木头生火一样,钱财是得到了,却也要烧掉自己。

“苦果堕恶因,自作应自受”,就是自作自受。我们一定加小心,别自己害自己。谁能害你?就是自己害自己,没有人能害你,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害你。说汽车能撞你,谁都撞不了你;雷能打你,雷也不能劈你,谁也不能劈你。你得怎样做呢?你得正,你要正了,谁都害不了你;你要不正,所有的东西都能害你命,都能取你命。所以说并不是有人害你,是你自己在害自己。关键就在我们心正不正,这是最主要的。

而且心想正,有各种的习性都得改掉。我们不是故意想去做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由于我们多生积累下来的习性所使。现在人又缺乏教育,不懂如何做人做事。世间缺乏教育,我们在世间长那么大,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堂堂正正过?我们瞅人的时候都没有正过,那眼睛都是斜着瞅人,偷偷摸摸瞅人。像小偷似的,看人兜里有没有钱,拿眼睛扫人一眼;女人过去了,看女人身后的影子;走到人家的窗户跟前了,看人门缝里有没有什么事。人的家里,比如屋里的家具,你都想瞅一眼,是好是坏。人的屋墙是一道隔壁,那就是警戒线,不能再向里看。

我们就是走到百货大楼,走到哪里,都要堂堂正正,连看都不看。虽然你有这些,但我不看你,就堂堂正正。我需要看的话,有人请我看,需要的时候,我就转过身来,一本正经地看。就是叫这个心永远正直。那眼睛收摄的,让人一看就服气了。说这人一看就值得信任,没有邪念。

你不信?平时我们要是出去讲法,给你个地方,很多人看着你。等你眼睛一出神,贼眉鼠眼的,从这头扫到那头,从那头扫到这头,眼睛根本就定不住,眼珠从这头骨碌那头,从那头骨碌这头。本来什么事没有,人也会说你这个人心眼多,太狡猾,不可信任。你讲出的话人家根本不相信。

我们从来没有去堂堂正正地跟人说话,眼睛不动的时候。而且看人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那么守规矩,规规矩矩。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事情不注意,就自己害自己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最新文章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