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常识网
标题

发誓持戒

来源:金刚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08 09:30:17
骆季和先生说:古人传下‘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这两句话不但有它的道理,而且相辅相成。淫既为万恶之首,则不淫便是百行之先。孝既为百行之先,则不孝便是万恶之首。因为好淫则无法保全孝道,因此要圆满孝道,必须从不淫开始。古代圣人制定婚姻,申明婚约,并规定了极为慎重庄严的程式、礼范,所以如此,小则为了延续子嗣,并以人伦纲常来辅助修身进德的要义;大则为了以修身齐家做为治国平天下的根

  骆季和先生说:古人传下‘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这两句话不但有它的道理,而且相辅相成。淫既为万恶之首,则不淫便是百行之先。孝既为百行之先,则不孝便是万恶之首。因为好淫则无法保全孝道,因此要圆满孝道,必须从不淫开始。古代圣人制定婚姻,申明婚约,并规定了极为慎重庄严的程式、礼范,所以如此,小则为了延续子嗣,并以人伦纲常来辅助修身进德的要义;大则为了以修身齐家做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此说:‘君子之道,乃是从夫妇间的明礼、知义、行孝而开始。’可惜的是,如今世道衰微,圣人所颁明的道理不被重视,古时的德意至今也全然丧失。所留传下的礼仪,也变成徒具其形式而已。现在有许多青年,将夫妇之礼,当作是欲乐的手段,甚至年纪轻轻的少年,也多误涉邪淫。做长辈父母的,为维系亲情,非但对子女不加教导正理,竟也有附和赞成的,导致年轻后辈,公然误认为好色是人生正当之事,并因此而重视夫妇间的情感,轻视对父母亲的孝养。这种现象,已流为一般的不良风气。而这一不良风气又恶性循环的促使社会上的邪淫之风更加蔓延,氾滥的淫色又造成了许多嫉恨相杀、染病伤身、及不孝辱亲等等的事况。乃至于各种恶行恶业伴随而生,百种德行正业俱皆荒废。不孝之罪,实在莫此为甚了。推其原故,都是由于当初的一念淫欲所导致的。故‘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两句话在字面上几乎相反,但在意义上却是相辅相成。佛经上说:众生因有爱的识见,故生出了情欲,有了情欲后,便产生了命,因此以爱见为根本,不断的浮沉在轮回大海中。又说:由于欲望,生起了顺境逆境之分,当境界违逆了自己的爱欲时,内心便产生了嗔恨嫉妒,故而造下种种的恶业,因造恶业,又投生在地狱饿鬼的世界中。所以淫欲原本是人生的大患。只是众生自无始劫以来,积累了深重的爱欲淫习,不易拔除。所以如来怜悯,特别开了方便之门,允许凡能戒除夫妻以外的各种邪淫行为欲念者,也得托生莲花之种(戒德香经: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莲花之中)。故我等凡夫,也当尽力的对内端正修身齐家的本义,对外断绝一切争逐色欲的心念。于是,于佛神之前,宣誓戒除邪淫,并坚守誓愿,以防止邪念妄生。  第二节:发誓持戒的作用  一、坚固戒力 人的存心,不是善便是恶。人所承受的,不是福便是祸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因此纵令以往曾误犯邪淫,倘若而今以后,能以至诚心忏悔前非,醒悟自过,并于神前誓愿戒除邪淫,誓戒后如能战战兢兢,戒惧谨慎,守节守德,永不再犯,则当可转祸为福。倘若誓戒之后,仍再犯邪淫,则誓辞在前、神威在后,欺神欺己,必定遭祸。故发誓持戒,绝不可等同儿戏。若能至诚郑重,念念不忘誓戒,则邪淫可除,戒力可坚。  二、坚固信心和决心 凡人所以认为戒淫是难事,其实是自己信心不够,决心又不足,因此发誓持戒,让自己信心坚定、决心彻底。又誓戒之人尚须明了,世人的命运各有不同,好像土壤有肥沃也有贫瘠,但上天降雨却普遍一致,并无差别,所差别的是自己对土壤有没有尽到栽培的努力。因此,恶人享福,未必是真福,可能借此加重他未来的灾祸,又可能是他前世尚有余德、祖先尚有余荫所致,等福尽之后,灾祸则临。善人受祸,未必是真祸,可能藉此磨炼他未来的福报成就,又可能是他前世的罪过尚未消尽所致,等祸尽之后,福庆则临。因此世人不可因一时的顺逆遭遇,而改变自己的节操,甚至违背自己的誓戒。遇到顺境,不可得意忘形,应精进自勉于节德。遇到逆境,不可灰心丧志,应更加坚忍守善守戒。守戒清净,则必获福临。  第三节:誓愿持戒的格式范例  世人若曾犯了邪淫,只要至诚忏悔,誓改前非,依然可以消弭罪过。若幸运从未犯过邪淫,也可预先誓戒,令自己永保白璧无暇。从前周裕曾将誓愿戒除邪淫单,分送善友,每人一张,并由个人再分别劝化十人,共同参与戒除邪淫,如此众人共誓,有互相规劝督归正路,则功高而可行无量之福。  格式范例:  誓愿戒除邪淫单  年 月 日立愿戒邪淫弟子  斋戒熏沐,焚香具疏,敬谨宣誓于座前曰:百善孝先,万恶首淫,人异禽兽,以其存心,雁集中泽,  尚不乱群,我为佛子,可不如禽,自今日始,誓戒邪淫,尽我形寿,永不渝心。若有犯者,即祸其身,尚不蔽过,殃及子孙。玷污大教,罪实非轻,殛以劝来,护法神明,慈悲哀怜,鉴此葵忱,护持默佑,永保生生。  弟子 谨具押  (注:誓文须正楷书写,以至诚心对神前宣读焚化,以昭诚敬。宣誓后,必须念念不忘誓戒,永不再犯。)  附:网路佛子同戒邪淫誓言  生死海深,轮回路险,最易犯者杀生,最难断者淫欲。且欲为生死根本,若不断除,菩提难期。今有在家学佛众弟子,共同发愿,从戒邪淫入手,渐渐增进,‘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然自力衰微,佛力堪凭,单修多退,互助有功。故为早成佛道,广度众生,三宝弟子*********,谨在自己最尊敬的*********佛菩萨前,翘勤雨泪,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愿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及法界有情往昔所造一切罪障即时蠲除,弟子*********与佛友们并共同庄严发誓,自2002年**月**日起:  网路上:  我发誓绝不主动看色情及挑逗性的网站、网页、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不上有关论坛;不参与有关活动及游戏,绝不听网上色情声音。  我发誓绝不主动单击所谓的影视娱乐、时装模特、人体艺术、性教育、性用品等网址和链结。  我发誓绝不主动搜索邪淫方面的网址,不在自己主持的网站或论坛上链结邪淫方面的网站、网页。  我至少劝一位元网路好友来参与此次‘共同誓愿戒邪淫’活动。  在网路下:  我发誓绝不和配偶以外的任何异性或同性发生性关系。  我发誓绝不主动到色情场所(含涉嫌场所);绝不手淫;即使是自己伴侣,也绝不贪恋房事。  我发誓绝不看色情(包括三级)电影、影碟、画报、小说,不玩此类游戏。  我一定将此发愿单至少列印送一个亲朋好友。  无论网路上下:  我发誓绝对不写色情或挑逗性的文字,不制作有关音像,不传播转贴有关内容。  我发誓绝不说下流话,绝不骂人。  我发誓遇到亲朋好友有类似问题,一定委婉劝阻(能否成功不计,被人讥笑不计);若见亲朋好友保存类似音像书刊,委婉劝其销毁。  我发誓不对异性或同性佛友、好友乃至其他一切男女起非分之想,并诚恳忏悔此类过去业障;如有此类妄念习气现前,立即令其销灭,决不再结来世情缘。  我每月至少将此誓言重温一遍。  以上誓言,为一切众生出尘劳了生死而立。如我明知故犯,愿即时堕入无间地狱。  ◆戒淫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国◆  第七章 夫妻间的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前面各章主要在劝戒邪淫,亦即除了夫妻二人以外的各种色行淫欲,均须完全戒除。此外福善祸淫的道理,在前面各章节中,也已详加阐明。至于第七章、第八章,将述及夫妻间所宜遵守的戒忌。  一般人都容易疏忽了夫妻间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也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例如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他时日走泄严重百倍。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故以下将以列表敬录戒日及天地人忌于后,愿为人夫妇者,都能遵守,以保各人的福寿安康。  表格已有。。。。。。。。。。。。。。。。。。。  按以上每个月的戒期,及天忌人忌等日子扣除外,每个月也还有六七天,是毫无忌犯之日。懂得保身的人,每月最多只三四次,故能疾病不侵,精神强固。而且欲事少必多生男子,后代身体也较强壮。而一般刚新婚的年轻人,往往纵欲戕身,不知节制,导致身衰寿短,夫妇不易白头偕老,这是相当可悲可叹的。所以,世间夫妻,但愿都能谨守以上的戒期,一则可以保身立命,再则也使后日能享有长寿偕老的快乐,及子孙众多的福庆。  第八章 保身广嗣的夫妻须知  ◎褚尚书广嗣说:‘古代男子三十岁才娶,女子二十岁才嫁,是为了让身体强固已成,结婚才能生孕,胎儿生下才能育养成人,并得康寿。到了后代,许多人男子未满十六岁便娶,女子未满十四岁便嫁,身体还没强固,便急著婚嫁,导致男女多病,生子难育,人多早死。所以如此,总是做父母师长的,没有将保身广嗣的道理,教导儿女子弟。等发现情况不对,已经后悔不及。故在此仅作数言,希望后生子女都能知晓。大凡女子月经每三十日来一次为正常,如果太早或太晚来,则是月经不调,导致难以生育,故必须服药,以调整经事。夫妻相合,必待经血干净三日之后才可行。袁了凡先生说:‘大凡妇人行经将尽时,只有一天会动春意,做丈夫的可私下请妻子说出,这时夫妻行房,可一举得子。张景岳说:‘男女行房成胎,须有后天的有形精血,和先天的无形灵气,两气齐到,子宫接受而怀孕成胎。但男子如果精薄,则不能成胎,无所用处。故上等夫妻,数月才一次行房,而能得子。所谓寡欲多生子,便是此理。中等夫妻,则在妻子月经净后,或夜里朗和,无风雨之夜行房,至于平常则夫妻分房或分床,这样也易得子,并保身体不受损伤。下等夫妻,则每三五夜行房一次,如此身体必成内伤。至于下等再下等的夫妻,则每夜行房一次,或一夜两次,这是亡命之徒的做法,不但丈夫精如水薄而且为期不久,易得暴病而死,妻子也难怀孕成胎。大凡初一、十五(农历)先夜,不可行房。清晨五更半夜,阳气初生,也不可行。身体有病,不可行,行则轻病变重,重病致死。醉饱后、走路或坐船后,须两三天后才可。大风大雷、大冷大热、日蚀月蚀、神前柩后、持斋祭祀、日月灯烛等光照处,以上都不可行房。又更申日、甲子日、本身生日、每月农历二十八日,都不可行房。夫妻行房后,或梦遗后,三五天内,不可下冷水,不可吃冷饭凉饮及凉药。如有病须服凉药,也要对医师明说。夏天不可贪凉快,冷天不可冒风雨,如果犯行,容易男得阳痿,女得乳萎,四肢冰冷,肚疼而死。又夫妻若不谨慎戒防,孕妇容易流产,常有前半月得孕受胎,后半月却流产而不知道的,如果屡次流产,将使肝脉受伤,终身不孕。避免之法,就是妇人有孕受胎后,夫妻便须分床或分房,不可行房,如此才不致流产。倘若受孕后,依然行房,就算侥幸生下儿子,也必多病患,难以养大成人,因为在母胎内已经受伤。故为人夫妻的,不可不慎,以免造成日后的悲痛。又有些人为了求生子,竟用丸散入宫,或多服邪门的春药,这种旁门邪术,不但不能帮助得子,而且徒然造下罪孽,伤德伤身。以上的道理,本应是为人父母者,所须教导儿子媳妇的,但世上父母,多不便明说,故本人写此篇保身广嗣,但愿人人都能珍惜自己的身体,也珍惜子女的健康。  ◎孙真人说:人的身体是气血结合而成,不是金铁打造的,所以在色欲上如果不加节制,开始时不觉得有害,但久而久之,日损月伤,必然精髓亏损,气血败坏,导致死亡。因为人的气血,必须每六天才能走完身体上的六处经脉。必须七日经脉尽通(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得到纾解,气血才完成通行一周。每行房一次,一经的气血即受损失,必须再等七日周行到此经时,才能复元。所以《易经》上有说:‘七日来复’,就是要人休养七日。但许多世人还没到七日,便又行房,导致一伤再伤,因而百病皆生。因此今特别立下限制,以做为节欲保身的基础。二十岁时,以七日一次为准。三十岁时,以十四日一次为准。四十岁时,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岁时,应四十五日一次。到了六十岁时,精髓血脉已不发生。此时应急早断除色欲,禁绝房事,不可再事行房。以上限制日期,是专指春秋二季而言。若是冬夏二季,则因一者火气极热,发泄无余,一者水气极寒,闭藏极密。因此,冬夏二季,最好还是以断欲为主。如果能遵照以上的限制,可以祛病延年。若是违背不加节制,必多病减寿。  ◎王莲航说:从前莲池大师开示说,在粗恶的食物中,明显的搀下毒药,这是杀生的惨,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在美味的食物中,暗中加入毒药,这是色欲的惨,是隐藏不易发觉的,但却因而更加可怕。令人悲叹的是,从古至今,有许多才华很好,志气很高的人们,到后来却志愿难成,寿命短薄。导致这种下场的原因,大多是受到淫欲所害。其实有许多人,事前也知道淫欲是有害的,是应节制避防的。事后也常感到后悔。但是每当淫心生起、欲念炽盛的时候,就无法自制,而导致原本的志节泯灭。有些人则以为偶尔来一次无妨,以后就不再犯。结果每次都这样想,每次又再犯。终至于色欲放纵,难以自拔。因而精神衰竭了,身体虚弱了,百病丛生了,乃至短寿夭亡了。所以除了事前的明了和事后的追悔外,最要紧的是,在自己将犯未犯的时候,立刻停止行为,立刻断除淫念,立刻想起这种事情,不但没有半点益处,而且事后一大堆的灾害随之而来。这时便可恢复清醒理智,欲念全消,不走邪路,不欺暗室,迈向光明。唯有遏止一时的情欲,才能伸展终生的志向才华。有志气的人,就应当自勉自制。总之,家庭中的夫妻,尚且不可纵情淫欲,疏忽家室德业的照顾。至于在外面的各种邪淫行为,则更将自取灭亡沦落畜类。如此岂不是十分可悲吗?所以,一定要万分谨慎,保身戒防!  第九章 现代人的交往朋友及结婚须知  第一节:前言  有一次,在台北某便利商店的年轻朋友,向译者问说:‘你劝我们戒淫,是否我们就不能交异性朋友了?’对这个问题,译者原本从未想过,也不会提过。经此一问,才加以思索。商店里的年轻店员有男有女,在这九零年代的工商时代里,职业妇女不但十分普遍,而且在地位上,也常有淩驾男人之上的情况。无论就法律的规定或条文,或社会的认知领域,两性之间的对待,已经处处讲究平等。随著女性社会活动力的激增,与两性间在工作上、生活上的接触频繁,不但异性间交往普通朋友,已被视为十分正常,而且目前绝大部分的男女,通常是先来往一段期间,经过彼此的相互了解,认为足以信赖,可托付为终身伴侣后,才沦及婚嫁。因此,译者回答了该便利商店的店员说:‘在这现代社会中,可以交异性朋友,但绝不能起邪念,还没结婚前,绝不可发生特殊关系。否则若是始乱终弃,便将伤害了对方的名节,也损害了自己的阴德。也因此,译者在面对是否要翻译民国初年杨钟钰居士所撰写的‘辟自由结婚邪说文’时,内心十分犹豫。杨居士写作该文,反对男女自由恋爱结婚,是以民国初年的新旧交替时代为背景。站在饮水思源、遵守孝道的立场而言,杨居士的苦心,令译者感动及赞叹。但在相距八十年后的今天,如果仍以反对交异性朋友、反对自由恋爱的方式,来提倡戒邪淫,则译者深恐不但收效微渺,甚至容易引起青年大众的反感。如此以来,要劝化社会戒除邪淫,只怕更加困难了,有鉴于此,笔者再三思虑,权衡轻重后,决定将杨居士的这篇文章,舍略不译。虽然译者赞同现时代的男女可以交往异性朋友及双方恋爱结婚,但是对于毫无原则、不尊礼仪、不守节德的方式下交往、恋爱结婚,笔者依然认为绝对不可。因为逾越了礼仪节德的轨道,便是犯下了不正当的邪淫。尤其今日世风已经十分颓靡,色欲浊秽漫流各地,所以如此,便是因为一方面年轻男女的自由交往已成为无法改变的潮流趋势,另一反面却是在这种潮流趋势中缺乏了对礼仪节德的坚守认知。要挽救这种世风,唯有仰望全体仁人志士发慈悲心,尽力化导。更仰望居上位者、有名望者,能振臂高呼、力挽狂澜,宣导守节守德,消弭颓风欲习。若得如此,相信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必能邪风遏敛,良风重现。孟母所以三迁,便是希望儿子能获得良风善俗的好环境。只要我们这个社会大环境风气变得好了,道德清明了,不但人人都能受益,安享天伦,安居乐业,下一代的子女们,也能在良好的节德环境下,承受薰陶,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德。凡此,都有赖大家共同尽十分力。因此,译者虽然舍略不译杨居士的这篇文章,也自责于德善浅能寡,但却不能不以迂拙之笔,来撰写文章‘交往朋友与结婚须知’,一片诚心,但愿能有益于节德戒淫的劝化,更盼望以此抛砖引玉,获得有大能力、大智能、大德望著的登高呼应及宣导,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早日恢复淳净、光明。  第二节:异性间交友结婚的原则及同性间往来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著感情的加深而相互恋爱,以致直到婚嫁时,都必须在不犯淫邪的前提下进行,才能确保各人的节德、寿康与幸福。所谓在不犯邪淫的前提下进行,是必须合乎坚守下列各项原则,而且以下各项原则,缺一不可。  一、发乎诚正:与朋友相处,必须心诚念正,此是一般人做人的原则。交往异性朋友,更须有诚正的存心,倘若不诚,则是欺骗诈伪。如果不正,便是邪僻歪道。以欺诈邪僻的心态,来交异性朋友,非但不能有圆满的结果,更将陷于色欲邪淫的追逐中,如此以来,双方败德伤节,纵令机缘巧合,彼此结婚,也将因为开始时就缺乏诚正之心,而种下婚姻无法幸福长远的苦报。所以必须发乎诚正。  二、循礼守节:男女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一言一行,必须循礼;一举一动,必须守节。循礼是彼此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身心都能受到对方的尊重,也唯有合乎礼范,才能确保双方的节德不受伤害。礼节做到了,才能正当地交往,未来才会有良好希望的可能。  三、衣著端庄:任何人在社交场合、公共场所,均须衣著端庄。尤其男女往来,更需如此,因为衣著端正,一则令自己身心端正,不致逸乱。二则避免引起他人的遐思邪念,不但伤人心德,也易招来不测之祸。尤其暴露的装扮,更应避免。  四、不近邪地:参加聚会活动,乃至男女双方约会,必须确保不近邪地的原则。所谓不近邪地,即是活动或是约会地点,不可有任何色情或变相色情的事况,亦不可进入容易迷惑理智的场所。倘若进入邪地或不当场所,极易导致心摇神昏,理智受蔽,因而节德不保,彼此受害。  五、不可晚归:参加聚会或约会,若在夜间,须尽量提早返家,不可晚归,不可随便在异性朋友家过夜,更不可因为时刻已晚,而双方投宿饭店或旅馆。因为以上情况,都容易出现败德伤身的危机。要减少危险,便须提早回家,尽量不可晚归。  六、不可一厢情愿、勉强对方:男女往来,成为异性朋友,乃至恋爱、结婚,都必须双方有相同的意愿,绝不可只因自己喜欢对方,便一厢情愿地强迫对方与己为友或恋爱结婚,这种只顾自己、不考虑对方的心态及做法,非但易使对方遭受伤害,也造成自己心智迷昧,苦痛纠缠。纵令千方百计,用尽心机手段,得到所求,也必然得不到长远的家庭幸福。所以双方往来,必须衡量对方的意愿。  七、必需适时适当地疏远:在双方往来期间,如果发现对方的内心,已经对自己产生了爱情的成分,但是自己却只是将对方视为普通朋友,并无谋求结为家庭的爱意,这时自己应向对方婉转地适当表达,在不令对方受到伤害的原则中,适时地疏远,以避免对方遭受长期的内心盼望及痛苦。同理,在来往过程中,如已了解对方并不适合做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此刻便须避免走得太近,以免彼此伤害。  八、婚前不可失贞、不可同居:男女双方,纵使已经感情深挚,也绝不可在结婚前,做出失贞、同居的事情。一方面结婚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婚事未成。另方面,婚前如果不重视贞操节德,必然引起对方的互相轻视,婚后也因此不知彼此相敬珍惜,轻者家庭争端常起,重者喜新厌旧、婚外偷情。现今社会的离婚比例愈来愈高,婚姻破散的因素固然许多,但却与婚前失贞同居的氾滥有绝对相关。唯有唤醒社会大众,必需重视贞操节德,婚前婚后,男不失德,女不失贞,才能避免许多家庭问题、子女问题及社会问题。  九、结婚的心态与条件必需健全:双方到了论及婚嫁时,必须有健全的心态和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包括了(一)双方都有组织家庭的共同希望及决心。(二)经济状况许可,自信能维持婚后家庭的饱暖衣食。(三)双方的观念能互相沟通,意见能相互宽容。至于健全的心态则包括了:(一)必须有从一而终的心态。这是男女双方都必需有的心态,唯有坚定从一而终的心,才能完成婚姻长久,巩固家庭伦理。(二)必须有确保婚后家庭和谐幸福的心态,彼此对于家庭的和谐幸福,都须抱著负责任的态度。(三)必需有婚后孝敬父母和教养子女的心态。对于父母,要能孝敬,使父母身心能安,生活无虞。对于将来的子女,也要能慈爱教养,使子女成长健全。以上六点,是婚前男女应有的考虑。  十、必须征求父母的意见及欣然允许:从教异性朋友开始,到恋爱、结婚,都必须向父母禀报,并征求父母的意见及欢喜同意。因为父母生育、养育、教育子女成人,这期间,所花的心血及辛劳,是无法计数的,尤其是慈母的慈爱付出,点点滴滴,日月相续,更是伟大的难以衡量。所以做人子女的,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处理终身大事时,一定要兼顾父母的意见。况且父母对人对事的阅历和经验,较为丰富,看法上也比较稳重可靠而长远。年轻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时,可将对方介绍给父母认识,然后征询父母亲的看法,并交换意见。尤其男女双方在感情渐深初期时,更须提早获得父母的同意。如果父母认为对方不适合,坚决反对。自己便应冷静理智的思考,并将父母的看法列为重要考虑。此时一方面须有疏远的准备,另方面如果认为对方确实品德优良,忠诚可靠,也可进一步让父母认识对方的优点。男女到了恋爱来往,论及婚嫁时,更需时常仰赖父母的指导及帮助,绝不可独意而行,更不可让父母伤心。年纪太轻者,还不适合谈恋爱论婚嫁,因为心思判断不够理智圆熟,出了差错,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年纪长者,也须处处兼顾‘百行孝为先’,万不可为了一己的恋爱或婚事,而忤逆双亲,作法上尽量圆熟理智。婚前婚后,都不违孝道,如此,才是圆满的结局。  以上十项原则,是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及论及婚嫁时,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除了上述十项以外,其他举凡一切违背伦理及道德节义的言行,也都必须慎重避免。例如不可与有妇之夫或有夫之妇结为友伴,也不可与玩世不恭、惯会甜言蜜语者结为朋友。依据许多前人的经验,这两种情形,极损阴德,并且迟早必生祸害。总之,青年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恋爱结婚的事上,都应三思慎重,否则一旦终身受害,将会后悔莫及,难以弥补。只要时时处处,都能叮咛自己的言行与抉择,必需合乎节义道德,相信在婚姻的道路上,即可走得平坦,获得幸福。  异性间的朋友来往,恋爱结婚,固然须合乎节义道德, 至于同性间的往来、交友,也不例外,也必需遵循礼义,坚守节德。尤其更须防范以同性者产生欲淫的念头及行为。须知,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称,阴与阳相生,这才是大自然的正理。无论世风如何演变,同性欲仍是违反自然正理、违背节义道德的淫邪。须知,夫妻以外的任何异性恋行为,就以属淫邪,更何况是同性欲乃属无法光明正大,乃属问心有愧的黑暗淫行。因此凡是曾经或还在沉迷于此者,应尽速回头,深求忏悔,改过向善。否则,必然终身痛苦受害,甚至祸延来世受苦受报。至于未曾犯此者,也应节身自重,避免好奇,避免涉足邪地,避免结交邪友。又家庭中的父母,对待子女须避免过分严厉冷漠,也不可过分溺爱,尤其是前者,容易造成子女走向违反自然的叛逆性人格,因而导致步入同性欲的歧途。须知,唯有正常与温暖的家庭环境,唯有严慈适当合理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格正常健全的子女。为人父母者仍须谨慎。总结本节所述异性间的交友结婚原则及同性间来往须知,主要是针对戒淫守德的方面而抒,笔者在下笔时,斟字酌句,诚惶诚恐,深怕稍有差错,便须承担千劫因果。现在的时代风气,与民国初年以前的旧时社会比较,差异极大,未来的时代社会又将如何演变,令人更难预料。但是,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节义道德,乃是人类天生既具的良知善心。这种光明的良知本心,并不因时的变化而有差异。因此,恳望十方仁者,都能对节义道德尽力宣导,裨使秽欲颓靡的社会风气得以消弭,清净光明的人类良知能够发扬。如此,则不但身处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都能安居受益,下一代的所有子孙们,也才能获得真正幸福。  附(一)不可录(寿康宝鉴前名)的感应纪验  以下是清朝盐官陈海曙亲自记录有关不可录的感应灵验:  ◎我的一位朋友季邦采,住南浔镇,是位名士,在季掌管镇海县的教育时,刚好我初次印刷不可录,因此写信附送了二百本给季,希望他能发送给县内的学生,不料他随后回信责备我迂腐,并且说已经将二百本不可录藏在书柜不发送。可是过了不到两天,他又派人来对我说,愿意印刷五百本。我觉得十分奇怪,开始时送给他,遭到他的责备拒绝,现在他反而要主动印刷发送,经恳请他告知原因,才知季梦见了他父亲说:‘你若不印送不可录,你的儿子将无法考入学宫。’并吩咐须印一千本,流传劝世。季因此发愿印送。在发愿当天,就接到他儿子采芹考入学宫的好消息,真是十分灵验。  ◎杭州城新桥积翠庵中的和尚静缘法师,有一天冒著大风雪来我家,说要借不可录版,印几千本施送,我欢喜答应之余,问他怎会突发此念,冒雪前来,和尚说昨晚梦见土地神要他印送不可录,以避免将来临的大灾难。所以今天一大早便四处问人,找到这里借取不可录印送。静缘法师在印送了不可录后,到了第二年某日,民居失火,左右两边许多民家都被大火烧毁,却只有静缘法师住的积翠庵安然无恙。令人相信神明劝善,冥冥之中自有感应。  ◎庚午年初夏,有一夜梦见两位仙童,告诉我说,文昌帝君召见,两仙童即引我到一中翠亭院,上写著大洞阁,随仙童进入大殿,帝君正坐中间,我立刻叩头,起身侍立于旁。帝君说:‘世间印送的善书很多,但是不可录却久已乏人印行,你应为我流传此书,劝化世间。’随即命仙童抬出一箱里面装了剥蚀字纸的箱子让我看,我看了推想,这些是不可录的残缺纸张,正想著这本书版,自己不曾见过,不知应如何分辨办理。帝君又指示说,乡试将近,应尽速印送流传。命两仙童送我出殿,因而梦醒。第二天我便到各书店寻找这本书。焦急了一个多月,突然有人拿不可录书版上门求售,我拿起翻阅,第一张序文已失去,最后页则记载系万九沙先生所刻印,内心很高兴,立刻买下,并依照书版印刷了三千本。在七月初一早晨,恭送印好的不可录,拿往中翠亭院,刚走到大门口,就有一位和尚开口问说:‘你是不是陈居士送不可录来?’我直说是是,但内心却万分惊讶,他竟然知道我会今天送不可录来。到大殿上香后,便将印好的不可录恭呈于文昌帝君神像前。那位和尚请我到客堂用茶,我问他法名,并问他何以知道我送书来,且知道书名。和尚答称法名法名元本,并说昨夜梦见帝君指示,要他今早在门口等候接书,因此得知,并在门口相候。我听了肃然起敬,也由此可知,善书印行,劝化世间,能上格苍天,又能遵循善书所示,身体力行者,功德更是不可思量。祈愿世人,能共体帝君救世的苦心,对不可录加以广为流传,让举世之人都因而能知所警惕,不犯邪淫,勤守节德,这样大家才能同登光明,也才不辜负神明的付托。  清嘉庆庚午年古盐官陈海曙亲自记录。  下则感应是悔过生所记载  ◎丙戌年家妹出嫁后,突然患了痰痫病症,时常精神异常,啼哭喊叫,又不吃饭食。有人说是冲犯了花粉煞,因此延请巫师解救,依然无效。而且又不肯服药,以至半年后身瘦如柴。家母万分忧虑焦急,我因此到酆都帝及城隍神像前,具写疏状呈神,发愿印送五千本不可录。在许愿后,就出现转机,家妹开始愿意服药,接连服饮消痰剂,一个月后,不但身体精神都完全恢复正常,而且过了不到一年,竟然比从前更强壮健康。我因此用活字板,如数印刷了五千本不开录,以报答神明的护佑功德。并将此一感应灵验,拜记于右。清光绪戊子年三月娄东下郡悔过生谨记。  附(二)惜字近证  从近代以来,印刷的技术,不断改良进步,因而文字的流传更加普及广泛,而不论任何字纸,均应敬惜,不可亵污。清嘉庆乙丑年秋天,住在杭州城保佑桥一位姓金的刻印文字工人,于卧病中见到自己被两名鬼卒摄去,往大殿拜谒堂神,如同贵官庄严相貌的神说:‘你时常污损秽亵字纸,依法应受刑责。’金某申述说:‘自己因为是以刻字为业,不得不如此。’神说:‘你在摩擦之际,所掉落的文字纸屑,应当收放干净处,随时焚送才可。但是你却任意将字纸碎屑撒弃阶地,甚至倒入垃圾堆中,到处都有这岂不是秽亵字纸。’金某听了无话可说,竟身受责罚。等醒过来后,发现自己的臂部和大腿,十分疼痛苦楚。我将这件实事记录下来,但愿刻印文字的从业人员,都能引以为鉴,从此敬惜字纸。陈海曙记。(附:解砒毒方:防风一两,研末,水调服。另《异谈果信录》载,冷水调石青解砒如神。)  附(三)不可诗·劝行善文  ⊙不可诗:  大家要守身,不可犯邪淫,  犯淫受灾报,报应惨凄凄。  你若犯邪淫,易得黑死病,  黑死病难救,得病哭啼啼。  你若犯邪淫,易染疮痘毒,  梅毒疱疹毒,同样都难医。  你若犯邪淫,百毒万病侵,  身体难清净,健康都远离。  你若犯邪淫,福寿皆削去,  贫穷又夭折,生死两悲凄。  你若犯邪淫,读书没出路,  苦读再十年,功名也难取。  你若犯邪淫,官运变霉运,  地位将失去,名誉又扫地。  你若犯邪淫,事业不顺利,  家庭易破散,害子又伤妻。  天道常祸淫,不加悔罪人,  曾犯速改过,可使灾难离。  大家要记得,不可说淫话,  不可看淫戏,不可入淫地。  要过平安日,淫念速灭息,  一定要记得,不可犯邪淫。  ⊙劝行善文:  ‘劝行善文’(善有善报 善得光明)  善家有余庆,人善有余福。恶家有余祸,人恶有余殃。因果报应有,来早与来迟。若人欲求消灾祸,速速改过忏罪行。若人欲求得福安,勤勤行善所求得。世人学坏仅三天,只因常受环境染。劝君心德要坚定,恶事不可做,恶话不可说,恶心不可存。众生命贵莫杀害,非分之财莫偷盗,美色可怕莫邪淫,妄语伤人伤自己,酒迷心身莫贪杯。不可欺善人,不可毁贤士,若把贤善欺,易遭神鬼怒。多做恶事必祸己,多行不义必自毙。劝君常学圣贤行,存心孝亲莫忤逆,戒杀众命常放生,铺桥造路兴大利,舍财施物济困穷,见人危急伸手救,见有善事立刻行。身常守德做善事,口常柔和说善话,心常仁慈存善心。一切善事都去做,一切恶事莫沾身。善恶报应影随形,勉己劝人常行善。因果报应古今同,勉己劝人常行善。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7日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6日...

最新文章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