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常识网
标题

田间先生墓表(清)方苞

来源:金刚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1-16 09:14:09
田间先生墓表(清)方苞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2]。苞未冠[3],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4],反,过枞阳[5],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6]:“闻君
田间先生墓表(清)方苞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2]。苞未冠[3],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4],反,过枞阳[5],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6]:“闻君二子皆吾辈人[7],欲一观所祈向[8],恐交臂而失之耳[9]。”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10],为不宁者久之。因从先生过陈山人观颐[11],信宿其石岩[12]。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13],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14]。

  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15],有御史某[16],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17],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18]。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19],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20]。先生徐正衣冠,植立[21],昌言以诋之[22],驺从数十百人[23],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24],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25]。先生由是名闻四方。

  当是时,几社、复社始兴[26],比郡中[27],主坛坫与相望者,宣城则沈眉生[28],池阳则吴次尾[29],吾邑则先生与吾宗涂山及密之、职之[30]。而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31],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32].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33],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34],遂杜足田间[35],治诸经,课耕以自给[36],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田间易学》、《庄屈合诂》及文集行于世。

  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37],惟先生及黄冈二杜公耳[38]。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自为儿童,捧盘盂以侍漱涤,即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39],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40],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

  二杜公之殁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远隔旧乡,平生潜德隐行[41],无从而得之,而今不肖之躯,亦老死无日矣。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42];力能镌之[43],必终碣焉[44]。乾隆二年十有二月望前五日[45],后学方苞表。

  注释:

  [1]田间先生: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曾与陈子龙、夏允彝等结社,要求政治改良。明亡后参加南明隆武、永历政权的抗清事业,授庶吉士,宫至编修、知制诰。永历政权覆亡后,曾削发为僧,名西顽,隐居家乡著书立说,能诗文,有些作品表现了眷怀明室的感情。著作有《田间诗学》、《所知录》、《田间诗集、文集》等。[2]大父:祖父。行(hánng杭):辈。[3]未冠:未满二十岁,未成年。古代男子年及二十岁时加冠,表示成年,加冠时举行一定的仪式,叫“冠礼”,故不满二十岁称“未冠“。[4]皖:今安徽科称皖,这里指当时的安徽省桐城安庆。[5]枞阳:今安徽省枞阳县,旧属桐城。[6]问:此为田间先生问。[7]吾辈人:指如同我辈一样读书做学问的人。[8]祈向:祈求向往,即志向。[9]交臂:把臂。“交臂失之”,意为已在眼前,却又当面错过。[10]支柱:扶持。[11]过:探访。山人:隐士。这句言跟着钱饮光去访问隐士陈观颐。[12]信宿:连宿两夜。[13]维舟江干:系船于江岸,干,岸边。[14]连夕:到晚上。[15]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16]御史:明代负责出外巡视的官名。[17]巡按:巡行考察。[18]堵:墙。这里形容围观的人多。[19]扳(pān):与“攀”通。[20]溲(sǒu搜)溺:小便。

这句言钱饮光往御史衣服上洒尿,以当众辱之。[21]植立:毅然挺立。[22]昌言:无所忌讳地直言。[23]驺(zōu邹)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前后侍从的骑卒。[24]逆案:崇祯初曾打击魏忠贤阉党,把阉党篡权定为“逆案”。[25]颠:通“癫”,精神病。[26]几社:明末江南一批讲求气节的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成立的文社,为首者为陈子龙、夏允彝等,以诗文指斥时弊。明亡后,许多成员成为抗清志士。复社:明末张溥、张采等合并几社等江南文社组成,清初被取缔。[27]比(bì必)郡:比邻的郡县。[28]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县。沈眉生:沈寿民字眉生,宣城人,明末诸生,与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吴应箕称为“复社五秀才”。明亡后,隐居讲学以终。[29]池阳:池州,即今安微省贵池县。吴次尾: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明末文学家,复社中坚之一。清兵破南京后,曾参加抗清军事活动,后被捕不屈死。著有《楼山堂集》等。[30]涂山:见前《左忠毅公逸事》注。密之、职之:方密之、方职之,俱桐城人,均为方苞同宗。[31]陈卧子:陈子龙字卧子,早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明末文学家,为几社发起人之一。清兵破南京后,参与组织抗清军事斗争,后被捕,乘隙投水死。能诗词,曾被誉为明诗殿军。著有《陈忠裕公全集》。夏彝仲:夏允彝字彝仲,松江华亭人,祟帧进土,几社发起人之一,南京陷落后投水而死。[32]接武:足迹相连,意为继承前人事业。武,足迹。东林:东林党,晚明以江南士大大为主组成的政治集团,为首者为顾宪成、高攀龙、杨涟、左光斗、周顺昌等,主张广开言路,改革政治。天启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遭到残酷迫害,左光斗、同顺昌等遭杀害,但东林党人始终正气凛然,未曾妥协。[33]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34]归自闽中:钱澄之参与南明隆武、永历政权的抗清斗争,奔走于福建、广东等地。斗争失败后,回到桐城隐居。[35]杜足:断绝足迹,意为隐居田间,不与外界来往.[36]“课耕”句:教授学生以维持生活。[37]所及见:所能见到的。[38]黄冈,今湖北省黄冈县。二杜公:杜濬字于皇,号茶村,其弟杜岕,字苍略,号些山,湖北黄冈人,均为诸生,与方苞祖父为挚友。杜濬为清初诗人,明亡后寓居江宁,家贫,有人欲代请免征“房号银”(房税),国耻居官绅之列,坚决拒绝,并致书劝友勿出仕清延作“两截人”,故二杜均以气节而闻名。[39]勖(xù绪):勉励。[40]取衷:取法,就正。[41]潜德隐行:未加宣扬,人所不知的德行。[42]兄子道希:方苞胞兄方舟之子方道希。[43]镌(juān捐):刻。[44]碣(jié洁):墓碑。这里作动词用,意为立碑。[45]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

  方苞与戴名世所以能成为挚友,不但由于文学上的同好,也有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方氏少时,其父就常对他讲“诸前辈志节之盛”,几社、复社诸人的抗清大节,对他不无影响。此文为抗请志士钱澄之立传,就寓合着民族感情。但方苞活动在抗清斗争浪潮已经低落的时代,他的民族感情本来就不如戴名世强烈,加之“《南山集》案”后,他成为惊弓之鸟,即使有民族感情,也不敢公然表露了。此文写钱澄之事迹,突出写他在明季与“逆阉余党”斗争等事,而对钱氏最为重要的参与南明政权在福建等地从事抗清斗争的事迹,却只给了含含糊糊的“及归自闽中”一句话,这恐怕就不是出于讲究剪裁取舍的“义法”的需要了。对钱澄之,方苞心中确有许多想说的话没敢说出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成语名称以法为教成语拼音yǐ fǎ wéi jiào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

以汤沃雪成语名称以汤沃雪成语拼音yǐ tāng wò xuě成...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最新文章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