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常识网
标题

岳钟琪生平介绍_岳钟琪是清朝名将_岳飞的21世孙岳钟琪

来源:金刚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22-10-30 10:16:53
岳钟琪生平介绍_岳钟琪是清朝名将_岳飞的21世孙岳钟琪岳钟琪(1686~1754),清朝名将。字东美,号容斋,平番(今甘肃永登)人,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岳升龙“以母年逾九
岳钟琪生平介绍_岳钟琪是清朝名将_岳飞的21世孙岳钟琪 岳钟琪(1686~1754),清朝名将。字东美,号容斋,平番(今甘肃永登)人,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岳升龙“以母年逾九十,乞入四川籍”,34岁的岳钟琪也随之入了川籍。康熙五十年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松潘镇中军游击、副将,以平定西藏乱事,擢四川提督,后署川陕总督,以宁远大将军率军,雍正十年被夺官下狱,乾隆二年得释,为四川提督,平大金川有功,封公爵。去世后谥襄勤。

  人物简介:

  康熙五十年(1711),由捐纳同知改武职,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五十七年,任四川永宁协副将。五十八年,准噶尔扰西藏,次年,钟琪奉命率军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入藏,直抵拉萨,击败准噶尔兵。六十年升四川提督。雍正二年(1724),率军随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授三等功,赐黄带。三年,兼甘肃巡抚、署川陕总督。奏请于河州、松潘及丹噶尔寺为互市所,以便各族人民进行交易。五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六年,湖南靖州生员曾静使学生张熙投书岳钟琪,称他是岳飞的后裔,劝他起兵反清。岳钟琪向朝廷告发,曾静等被捕解京,构成雍正朝最严重的文字狱,杀戮惨重。雍正年间,屡征准噶尔。官拜宁远大将军。后因刚愎自用,坐失战机,致使准噶尔入犯 哈密,劫掠牲畜,抢夺粮饷,被大学士鄂尔泰、副将军张广泗所劾,削爵夺职,拘兵部,后获释家居。乾隆十一年(1746)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师久无功,因钟琪久官四川,以总兵衔启用。不久,授四川提督。十四年正月,随经略大学士傅恒参与大金川之战,轻骑入勒乌围,说降大金川土司沙罗奔,金川平定。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书衔,还四川提督任,赐号威信。乾隆十九年,于镇压陈琨起义时,病死于四川资州(今四川资中)。谥襄勤。着有《姜园集》、《蛩吟集》等。

  岳钟琪沈毅多智略,御士卒严,而与同甘苦,人乐为用。终清之世,汉族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唯他一人。高宗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

  岳钟琪:大清帝国的栋梁之臣

  岳钟琪(1686—1754),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大清帝国的栋梁之臣。字东美,号容斋。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孙。祖籍河南汤阴,出生在四川成都 (据《清史稿》说)。

  岳钟琪原任捐职同知的文官之职,后改任武职,历任四川永宁协副将、四川提督、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奋威将军等职。曾被皇上诰授光禄大夫三等公,并加少保、太子少保,谥襄勤。雍正皇帝胤称他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帝弘历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栋梁之臣”。

  岳钟琪的远祖是岳飞第三子岳霖的三子岳珂。岳钟琪的祖父岳镇邦是岳飞的第19世孙,曾任左都督、绍兴总兵。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为祖父岳镇邦的长子,曾以军功任游击参将,康熙三十五年(1696)擢升为四川提督,后转任山东总兵。康熙四十九年(1710),退休回四川奉养90高龄的老母,两年后病逝于四川成都 。从祖父岳镇邦到岳钟琪,岳家是三代名将之家。

  岳钟琪10余岁就曾“博涉群籍。经史之外说剑论兵,旁及天文地理”,“尤好孙吴兵法”。他“身长面赤,临阵常挟铜锤,重百余斤”。因此,年轻时的岳钟琪就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反清武装势力,在沙俄统治者的支持下,先后多次发动叛乱,制造分裂祖国的活动。岳钟琪奉清政府之命,多次前往平息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战功卓著,成为有清一代的名将,大清帝国的股肱之臣。

  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沙俄统治者扶持的以策妄阿拉布坦为首的一伙分裂势力入侵西藏,并杀死西藏地方首领拉藏汗。时任四川永宁协副将的岳钟琪受康熙帝之命,担任此次进藏剿灭策妄阿拉布坦的前锋,随定西将军噶尔弼一起入藏,平定叛乱分子。噶尔弼采用岳钟琪的建议,挑选30名通藏语的士兵,化装成藏民,由岳钟琪亲自指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偷袭叛军驻地,擒拿叛军使者5人,杀死6人,“诸番惊以为神兵自天降,相与匍而降”。岳钟琪随即率领一支部队渡江,直抵拉萨,消灭了叛军,收复了拉萨。这次收复拉萨之战,岳钟琪征战才能初显,清廷根据岳钟琪的军功,提升他为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1723),被清政府册封为亲王的青海蒙古反动贵族头目策妄阿拉布坦又唆使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煽动地方上的牧民和喇嘛20余万人发动叛乱,多次进犯 西宁,劫走大量财物,杀戮牧民,随后还将战火烧到河西走廊一带。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严重破坏了青海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安定,他还企图将青海和河西走廊的部分土地从祖国的版图上割裂出去。

  正是在这关键时刻,岳钟琪以奋威将军之职,于同年10月受雍正皇帝之命与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一道率军去平定这一次叛乱。雍正二年(1724)元月,岳钟琪率南路精兵5000人,快马万匹,日夜兼程,火速驰往青海西部和10余万叛军周旋,几个回合后,岳钟琪的部队直捣罗卜藏丹津本营,降服罗卜藏丹津属下的王爷18人,消灭叛军8万余众,俘虏数万人。这次战斗,只有罗卜藏丹津一人男扮女装经噶斯口逃往准噶尔。史书上称这次战役“计师行深入……仅旬有五日,成功之速,为史册所未有”。为此,雍正皇帝加封岳钟琪为三等公,赐黄带,并让他任甘肃提督。

  雍正五年(1727),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承汗位,他又在沙皇统治者的支持下策划叛乱。岳钟琪授封为宁远大将军,与靖远大将军博尔丹分别率领西路北路两支大军出师征讨。在这次战斗中,岳钟琪深谋远虑,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策略,再次受到雍正的表彰。

  然而,博尔丹鲁莽轻敌,在他所率领的北路大军一败涂地的情况下,岳钟琪又兵分四路,追击噶尔丹策零,并收复了乌鲁木齐。

  就是在这次战争之后,岳钟琪这位有大功于国的名将,遭人诬陷,背负“误国负恩”的罪名蒙冤下狱,直到乾隆即位后,岳钟琪才获释,但仍削职为民。岳钟琪出狱后回到成都,在百花潭边结茅庐而居,并以种菜为生,过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乾隆十三年(1748),西藏、新疆等地叛乱再起之时,乾隆皇帝只好重新起用岳钟琪,并授予他四川提督之职,率军进剿,岳钟琪平定了全川土司莎罗奔等人的叛乱。战争胜利后,岳钟琪终因军功卓著,加封为太子少保,并赏还三等公封号,封威信公。乾隆还下命,将岳钟琪的像画在南书房(南书房,原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后为清代内廷机构,为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之地。

有清一代人士将此地视为清廷要地,能入则以为荣),与其他为大清帝国建有殊勋的功臣同列。

  岳钟琪有五子,长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任山东巡抚,乾隆元年(1736)调江西光禄寺卿,后封为福建安察使,广东巡抚。乾隆十八年(1753),授鸿胪寺卿,转任通政史参议。其他四子在清廷中均任过职。

  人物生平:

  生平简介

  岳钟琪是清朝名将,清高宗乾隆称其为“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原籍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市),宋朝廷南迁以后,岳家迁往今江苏省常州市。

  出生

  到岳飞第17世孙岳仲武时,被赠“荣禄大夫”,并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宦游来到甘,举家迁到兰州,其后代一直居住在兰州。岳钟琪祖父岳振邦时“移居河西”,把家迁到了庄浪卫(今永登),后来葬在了永登县北奖俊埠岭下大川沟内。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刚刚入伍便被授予永泰营千总[今景泰永泰城,此地在明代归庄浪卫(今永登)管辖]。康熙十四年( 1675年),岳升龙出任庄浪守备,住在庄浪卫城镇署子街,而岳钟琪就是在其父任庄浪守备第二年出生的。

  从军

  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岳升龙跟随康熙帝征伐噶尔丹,以战功升四川提督,岳升龙以“母年逾九十,乞入四川籍”,得到了康熙帝的允许。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加入四川籍,时年24岁的岳钟琪也随之入了四川籍。 由于家族迁移的缘故,长期以来,景泰、永登、兰州三地的人都把岳钟琪视为同乡。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岳钟琪本人在写给别人的信件中说,自认为是平番(今永登)人,也有些资料中也把岳钟琪写为四川人。

  岳钟琪幼年跟从父亲戎马沙场,“儿时好布石作方圆阵,进退群儿有法。”“读书之余,说剑论兵,出奇谋无不中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与中央政府为敌,在控制新疆天山南北后,又趁西藏动乱,派其弟大策凌敦多卜攻入西藏,进据拉萨,围攻布达拉宫,杀死拉藏汗。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政府先派都统法喇出兵打箭炉(今康定),法喇以时任永宁协副将的岳钟琪为先锋,命他相机收复里塘、巴塘等地。岳钟琪一举歼灭了拒不投降的里塘第巴,“擒首逆七人从而使巴塘第巴惧,献户籍”。

  次年,清军自青海和四川分两路进兵。岳钟琪为前锋从四川出发,挑选了三十多名懂得藏语的精兵猛卒,装扮成藏兵,从小路奇袭藏军设在洛隆宗的大营。清军从悬崖而下,藏军以为神兵天降,只得请降。

  后使藏军首领为前导,沿途招降,岳钟琪长驱直入,千里奔袭平叛,直逼拉萨,策凌敦多卜势单力薄,一触即溃,率残部狼狈逃回伊犁。

  康熙六十年(1721年),岳钟琪被清廷授予左都督,擢升为四川提督。雍正元年(1723 年)夏,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煽动和裹胁蒙古各部反叛,阴谋割据青海。

  清廷授岳钟琪“奋威将军”征讨罗卜藏丹津事宜。岳钟琪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奇兵奔袭罗卜藏丹津驻地,所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长途奔袭,在一个黎明,猛扑罗卜藏丹津的营帐,叛军顿时溃不成军,罗卜藏丹津趁乱换上蒙古妇女的衣饰,带了二百多人投奔准噶尔去了。其母、弟、妹、妹夫一并被俘。岳钟琪以少胜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岳钟琪只用了15天时间,就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收复,这是中国战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在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的同时,甘肃庄浪卫(今永登)西部居住在卓子、棋子、剌布藏一带的六个藏族部落,也乘机发动叛乱。他们截杀商旅,进攻庄浪卫。

  岳钟琪再次受命指挥两万大军平乱,他采取强攻和智取相结合的战术,派大军在正面堵住叛军的出路,然后挑选精兵,从山上顺着青藤攀缘而下,突袭叛军重兵把守的石堡城。面对从天而降的清军,叛军张皇失措,军心顿时涣散,稍作抵抗就放弃了石堡城。攻占石堡城后,岳钟琪遣将分兵攻占各地。前后不到50天时间,岳钟琪就平定了这次叛乱。可见,岳钟琪善于使用奇兵制胜。随后,清政府将庄浪卫改为平番。岳钟琪也被授予甘肃提督,又兼任甘肃巡抚,没有多久就出任川陕总督,成为名噪一时的封疆大吏。

  岳钟琪表现出的杰出才华和为国为民的作风,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肯定。入敌营劝降莎罗奔岳钟琪在甘肃办了不少好事。他根据实际情况,将甘肃东西部的税制进行了改革,对当时正在根据甘肃的实际情况实行摊丁入亩,将河东和河西的税粮分开摊派,河东丁随粮办,河西则粮照丁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接着,把明初设立的甘州卫、凉州卫也改为府县。由于河西走廊路途遥远,尤其是肃州道驻地在安西,管理极为不便。岳钟琪奏请朝廷将肃州道改为直隶州。同时,岳钟琪还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尽自己最大力量,改变甘肃的面貌。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分两路进攻数掠喀尔喀蒙古及藏匿青海叛军头子罗卜藏丹津的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岳钟琪屯驻巴里坤,采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深入的战术。这年六月,北路统帅傅尔丹急于冒进被准噶尔部大败于和通淖尔,十多名大将战死。后来,清廷因为小事,将他“降三等侯,削少保,仍留总督衔,护大将军印”。后又被召岳回京师,以“误国负恩”罪削尽所有官职,交兵部拘禁,不久定为斩监候。

  乾隆二年(1737年),岳钟琪被乾隆皇帝赦免回到成都。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岳钟琪才被起用,授予总兵,这时他已六十二岁了。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叛乱,大学士傅恒非常看重他。岳钟琪连续攻占了康八达、塔高等山梁,叛乱首领莎罗奔连战失利,又曾随岳钟琪平西藏、征青海,非常害怕他,只好乞降。岳钟琪乘机深入敌营,晓以大义,莎罗奔只好投降。后乾隆写诗称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凯旋班师时,卒于资州,时年六十八岁。谥号曰“襄勤”。

  相关事件:

  作为清朝著名军事将领、川陕总督岳钟琪,一生戎马,平西藏,定青海,抗击新疆准噶尔部的分裂反叛,镇戍边疆,功勋卓著,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部、开拓西部做出了重大贡献,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乾隆皇帝御制怀旧诗,列五功臣中,称其“三朝武臣巨擘”。

  将星使命

  岳钟琪为民族英雄岳飞的第21世嫡孙、岳飞三子岳霖系后裔。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其父岳升龙为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当年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颇有建功,康熙皇帝曾赐予匾联“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岳钟琪颇受父亲教益。自幼熟读经史、博览群书、说剑论兵、天文地理、习武学射,样样精通。

  当时的清王朝,虽然经营了已近半个世纪:西南平三藩,东复台湾,东北收复雅克萨,通过《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西北三次派兵平定准噶尔与沙俄勾结的分裂反叛……,然而,西部仍然不太平。在此后的又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不同规模的叛乱频频不断,特别是准噶尔部的首领,继噶尔丹之后,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连续三代从未停止过其分裂活动,他们还同西藏少数上层反叛分子勾结,制造叛乱。其次,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也图谋割据青海,以及大金川之乱等,这些都赋予了镇边将士们以平定叛乱、维护安定、制止分裂、维护统一的重任,同时,也提供了建立功勋的契机。重任与契机落到了岳升龙的儿子——岳钟琪一代人的肩上。

  岳钟琪20岁从军,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至68岁病逝于平乱凯旋的途中,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戍边元戎,从此将星殒落。

  西藏平乱

  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遣将袭击西藏,康熙令十四皇子胤禵为大将军,噶尔弼为定西将军,岳钟琪为先锋,进行征讨。当时的岳钟琪33岁,英姿勃发,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又宗飞祖遗风,军纪严明,且与士兵同甘共苦,上下一心,士气高涨,锐不可挡。

  岳钟琪率军,日夜兼行,风餐露宿,刀光剑影。历时两年,整个操作过程复杂而残酷,每一个环节都包含艰难的生死考验;每一场战斗,都是可歌可泣的音符;每一个胜利,都是大智大勇的结晶。有一次,岳钟琪带600人,去抚定里塘、巴塘的反叛,但当地长官达哇兰坚持反叛立场,拒不接受安抚,于是,岳钟琪当即立断,将其拘捕并斩于军前,杀散叛乱分子3000余人。此举的威慑效果使得其他反叛各部相继献户籍,请求归降。当地叛乱很快平息。

  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这年已经是进军西藏的第二个年头了,定西将军噶尔弼令岳钟琪带4000人为前锋,先行到达昌都待命。

  岳钟琪率军到达预定地点后,获悉,叛军已调集部队扼守三巴桥,以阻击清军西进。昌都距叛军驻地600华里,中间隔着怒江天险,三巴桥则是进藏第一险,敌若断桥,则守隘难于飞越。在新的情况下,请示上奉远在千里,势必贻误战机。进,又军令如山。

  两难之下,岳钟琪果断决定:“宜乘敌未集而先发制之”。遂令懂当地话的士兵30余人,穿着当地人服装抄小道持檄昼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叛军首领驻地——洛隆,出密檄示地方官,晓以利害,令协助缉捕噶尔等人。当夜擒5人,斩数人,闻者莫不震惊。于是,借势招抚六部数万户,打通了直达拉里的通路,为进军拉萨铺平了道路。

  西藏叛乱平定后,岳钟琪师还四川,授左都督,四川都督,赐孔雀翎等。

  抚定青海

  雍正元年( 1723年),37岁的岳钟琪又奉命抚定青海。当时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请皇上,要求岳钟琪随军参赞军事。

  岳钟琪率6000精兵,经过了雪域行军,克服了高原严重缺氧的不适应,一路西行,抚定上诗东策卜、下寺东策卜、南川塞外郭密九等诸番部。第二年便授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继续进军青海,出师15天,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全部领土。

  青海事平,雍正授岳钟琪三等公,赐黄带及御制五言律诗二首:

  其一

  岷峨称重镇 ,专阃赖干城。 旧着宁边略,新闻奏凯声。

  风霆严步伐,云日耀麾旌。 三捷成功速,欢腾细柳营。

  其二

  一扫搀枪净,师旋蜀道中。 锦成休战马,玉寒集飞鸿。

  智勇原无敌,忠诚实可风。 丹书褒伟绩,还与锡彤弓。

  雍正又赐金扇一柄,书御制诗一首:

  星驰露布自遥荒,青海西头武烈扬。 帷幄由来操胜算,风烟早已靖殊方。

  远宜王化金汤固,丕振军威壁垒张。 风送铙歌声载路,鼎钟应勒姓名香。

  岳钟琪以38岁的年龄占尽了人间风华。第三年,雍正又命岳钟琪为甘肃提督兼甘肃巡抚。 这年四月,年羹尧被解兵权,改授杭州将军,雍正命岳钟琪为上奋成军印,署川陕总督,尽护诸军。除上述平西藏、定青海、进击准噶尔三大军事行动外,在这同时,自 1719年至1732年间,尚有康熙六十年(1721年)讨平郭罗克三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平羊峒、雍正元年(1723年)平南川塞外郭密九部、庄浪边外谢尔苏部、雍正四年(1726年)平乌蒙和镇雄土司、雍正七年(1729年)平雷波土司的叛乱等。13年间,岳钟琪兵不解甲、人不离鞍,他成为边无愧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部、开拓西部的先驱。

  地方建设

  岳钟琪作为大将,除以武功著称外,在相继兼任甘肃巡抚、川陕总督期间,对地方政权建设,也有建树,其中不少措置,德泽延续数百年甚至今天。

  雍正三年( 1725年)为发展经济,方便牧民,岳钟琪奏请恢复河州、松潘互市;新开西宁塞外丹噶尔寺市场;为消除四川杂谷、金川、沃日诸土司争界仇恨的根源,将年羹尧令金川割给沃日的美同等寨归还金川,而以龙堡三歌地予沃日,使部落间得以和平相处;为便于就近治理,将距康定远,不便遥控的昌都外鲁隆宗、察哇、坐尔刚、桑噶、吹宗、充卓诸部,请宣谕由达赖喇嘛领辖;将四川巴塘隶属的木咱尔、祁宗拉普、维西诸地,划给就近的云南中甸等。他的奏请均予照准。这年岳钟琪39岁,入觐,加封兵部尚书。

  此后,岳钟琪又于雍正四年( 1726年)、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上奏疏请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建府置县……等,雍正皇帝均依奏照准。这些措施的实行无疑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影响当延续到今天和更远。当今生活在西昌、冕宁、盐源等地的人们,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都是源于清朝戌边大将、川陕总督岳钟琪的疏请呢!

  职重遭忌

  清王朝建立后,内外大臣多系满族人担任。岳钟琪以军功先后任川陕总督、甘肃提督及甘肃巡抚,以汉人承当川、陕、甘三省军政大权,自易招来忌恨。

  始发难者是“成都讹言钟琪将反”。钟琪疏闻。上谕曰:“数年以来,谗钟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钟琪为岳飞后裔,欲报宋、金之仇。钟琪懋着勋着,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陕军民尊君亲上,众共闻之。今此造谣之人,不但谤大臣,并诬川陕军民以大逆。命巡抚黄炳、提督黄廷桂严加查访。”结果查明,此谣言系湖广人卢宗寄居四川,因私事造蜚语。此案发生在雍正五年( 1727年)。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雍正六年(1728年),靖州有个秀才叫曾静,派遣其徒弟张熙授书岳钟琪,劝其反。岳钟琪坚决不反。雍正褒奖岳钟琪忠,并出于军事需要,仍委以重任,封他以宁远大将军、加少保,责令进击准噶尔部的叛乱,但在内心已开始萌发疑心。

  终于在三年后,即雍正九年(1731年),借口进击准噶尔部的某些失利,以“误国负恩”加以免官拘禁。

  大臣们的忌恨,得以乘机宣泄、落井下石。大学士鄂尔泰等参劾岳钟琪“专制边疆,智不能料敌,勇不能歼敌”。张广泗参劾他“调兵筹饷,统驭将士种种失宜”。

  雍正十一年( 1733年),大将军查郎阿又论岳钟琪“骄蹇不法”,且参劾其部属纪成斌、张元佐疏防。上奏斩成斌、降调元佐。又劾曹襄力纵贼,上命斩襄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曾拥大将军印的纪成斌、总兵曹襄力,都是曾屡立战功的悍将,终因在雍正八年(1730)科舍图之役的一次失利,一个以“疏防”,一个以“战败”而处斩。而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皇帝在大学士们“奏拟岳钟琪斩决”的折子上,改签“监斩候”(即死刑,缓期执行),足见其“笔下留情”与“笔下留人”了,正因为如此,才没有在历史上铸就又一个岳飞。

  雍正过世后,乾隆继位,第二年即乾隆二年( 1737年),51岁的岳钟琪在经历了5年的牢狱监禁后,被释放,又过了10年的平民百姓生活,一直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国家因用兵大金川,久无功时,这才想起了当年立下汗马功劳、现已被贬为平民的岳钟琪了。

  东山再起

  乾隆十三年( 1748年)三月,乾隆皇帝决定重新起用岳钟琪,授其总兵衔,召其至军中,改授四川提督,赐孔雀翎。

  岳钟琪回到了军中,开始了师征大金川的军事行动,他与大学士傅恒合作,部署适当,先以 35000人破敌,示之以威,敌酋请降,后岳钟琪又以惊人的胆略,亲带13骑入敌巢,降敌。旷日持久的大金川事态平息。这时的岳钟琪已经62岁了,但他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再现了24年前他38岁平西藏定青海时的风采。后人有词赞曰:“弭节金川,推诚款结,夜卷熊旗,晨探虎穴。 ”

  乾隆皇帝谕奖岳钟琪,加岳钟琪太子少保,复封三等公,赐号“威信”。

  岳钟琪入觐,乾隆皇帝命岳钟琪在紫禁城骑马,西洋马公画像,免西征追偿银 70余万,加封岳钟琪两个儿子为侍卫,赐诗褒奖:

  剑佩归朝矍铄翁,番巢单骑志何雄。 功成淮蔡无渐李,翼奋渑池不独冯。

  早建奇勋能鼓勇,重颁上爵特褒忠。 西南保障资猷略,前席敷陈每日中。“

  乾隆十五年( 1750年),西藏珠尔墨特为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再出康定,会同总督策楞,将其讨平;两年后,又遣兵讨擒杂谷土司苍旺之乱;

  再两年(1754年),重庆陈琨倡乱,岳钟琪以重庆地位重要,力疾亲往捕治。

  岳钟琪平叛凯旋途中,将星殒落,病逝于资州途中,鞠躬尽瘁,时年68岁。乾隆皇帝手谕褒勉,赐祭葬,谥岳钟琪”襄勤“。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3月3日出...

最新文章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